?
寫下此文的同時,美國貿易辦公室正在召開聽證會。
從 6 月 17 日至 21 日、24 日至 25 日,這個為期 7 天的閉門會議,將討論美國擬對價值約 3000 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征關稅的計劃。聽證會預計有包括零售、制造、高科技企業(yè)等 300 多家美國企業(yè)派出代表作證。
圖片來源:互聯(lián)網
面對當前情景,暫且讓我們一起把時間調回十四年前:彼時,美國經濟新聞記者薩拉帶領全家嘗試一年不買“中國制造”,薩拉在《離開" 中國制造" 的一年:一個美國家庭的生活歷險》中寫下這樣一段話:"沒有中國貨的一年,生活簡直是在與家人的爭吵中度過的。我試圖證明‘中國制造’并不能影響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事實證明并非如此?!?/p>
然而,在十四年后,在全球經濟聯(lián)系更為緊密的今天,美國享受著經濟全球化的益處,卻反過來試圖以高“關稅”設置壁壘,與全球化進程背道而馳。
但是,在全球化產業(yè)鏈高度聯(lián)結的今天,真的有誰能在斬斷彼此連接的同時能夠做到“獨善其身”嗎?
加征關稅之下的眾生相
先來看一下擬征加關稅的產品都有哪些:
圖片來源:互聯(lián)網
這次的 3000 億美元商品都是美國人最熟悉的包括手機、筆記本電腦、服裝、鞋類、玩具、游戲設備等在內的終端消費品,幾乎涵蓋了美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些加征關稅一旦落地,美國消費者將直接受到沖擊。
從圖中可以看到,受沖擊最大的是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產品。據路透社報道,6 月 19 日,戴爾、惠普、微軟和英特爾四家公司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一致反對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關于將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納入針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目標商品中的提議。聲明中稱,這一舉動將傷害消費者和整個行業(yè),并且不會幫助特朗普政府的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尋求改變中國貿易行為。
并且,擬議的關稅將使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在美國的平均零售價格至少提高 19%(大約 120 美元)。
我們再來看手機方面,美國在前段時間提高 2000 億美元中國制造產品關稅的舉措對科技巨頭蘋果公司的影響微乎其微,因為它的主要產品 iPhone 不在其中。
但是,對于本次約 3000 億美元的中國商品的擬議關稅或將對蘋果產生重大影響,額外的一輪關稅將對其供應鏈產生重大影響,如果蘋果公司吸收這些增加的成本,其盈利水平將明顯下降;如果蘋果將全部關稅成本轉嫁給美國消費者,那么每部 iPhone XS 消費者的花費將提升大約 160 美元,這可能還將會抑制 iPhone 需求,并導致 iPhone 更換周期進一步延長。
截圖來源:路透社
此外,據消息報道,蘋果正探索將硬件產量的 15%到 30%從中國轉至東南亞對成本造成的影響,準備對供應鏈進行整改,墨西哥、印度、越南、印尼和馬來西亞為熱門候選地點。
報道稱,蘋果公司安排了一個不斷壯大的團隊正在研究供應鏈轉移的事項,并已要求富士康、和碩和緯創(chuàng)等主要制造合作伙伴評估可行性。同時,此決定不隨加征關稅與否而進行改變。
?
筆者認為,蘋果此舉一方面應該是為了應對不穩(wěn)定的中美貿易關系,希望打造更為穩(wěn)定的產業(yè)鏈關系,早做準備;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進而尋找新的人口紅利,尋求更好的利潤空間。
可以看到,加征關稅也勢必將影響美國大批企業(yè)的利潤和發(fā)展前景,無論是筆記本電腦廠商的抗議還是蘋果公司轉移部分產能的動作,也都無一不在證明著中國在全球產業(yè)鏈中極其重要的地位。
即使蘋果或受到貿易戰(zhàn)波及的公司要把企業(yè)的產能或采購等項目從中國搬到墨西哥、越南等其他地方,由于那些國家缺乏勞動人才和基建基礎,此舉在幾年內也是不容易行的通的。 也正是中國擁有最完善的配套,所以中國能成為全球產業(yè)鏈上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
安能“獨善其身”?
同時,美國的反對者中的一種聲音也完全印證了上述廠商的觀點。即加征關稅導致成本的大幅上升,最終買單的還是美國消費者。
幾天前,美國商會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遞交了一份文件,呼吁撤銷過去兩年間加征的關稅,并表示擬議對另外 3000 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的關稅將會“大幅擴大已對”美國消費者、工人和企業(yè)“造成的傷害”。
此外,包括零售商沃爾瑪在內的 600 家企業(yè)聯(lián)名致函警告說,擬議中的關稅可能導致 200 萬人失業(yè),并使每戶美國家庭平均損失 2000 美元;由美國 200 家最大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組成的商業(yè)圓桌會議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不斷升級的貿易戰(zhàn)已導致首席執(zhí)行官們對美國經濟前景的信心連續(xù)第五個季度下降;摩根士丹利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詹姆斯?戈爾曼也警告稱,全面爆發(fā)貿易戰(zhàn)將是一場“災難”,可能導致美國陷入衰退。
截止完稿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已經收到 1200 多條書面意見以及要求當面作證的申請。根據時間安排可以推測,特朗普決定是否啟動加征新一輪關稅的時間是在 7 月 2 日之后,因為聽證會結束后要有 7 天的最后反駁意見提交時間。
一連串的數字和事實都正在證明,對于美國來講,加征關稅并不是什么萬能靈藥。
圖片來源:互聯(lián)網
反觀國內,有網友表示,西方發(fā)源的博弈論是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為目標,因此認為加征關稅是大概率事件,興師動眾搞個聽證會的目的也在于此,美國的戰(zhàn)略目的是全面的打壓遏制中國的崛起,所以不要抱有任何僥幸心理,做好一切論持久戰(zhàn)的各種思想準備。
同樣對于此次聽證會,也有網友認為是美國政府在找臺階下,從而以更“體面”的方式結束加征關稅以及不穩(wěn)定的貿易關系。
總之,事情落定之前都免不了眾說紛紜。
但事至如今,無論結果如何,那個高舉“自由貿易”旗幟的美國,早已經不在了。
與非網原創(chuàng)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