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被爽到高潮视频免cn费95,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内射人妻骚骚骚,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啪啪 ,美女视频黄频a美女大全

  • 正文
    • 01、海光憑什么市值第一?
    • 02、寒武紀值3000億?
    • 03、兩大潛在風險點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寒武紀VS海光信息

01/09 14:22
4005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誰會是中國版英偉達?

資本市場一度通過一輪暴漲來集體押注,包括海光信息、寒武紀為首的AI芯片龍頭一飛沖天。1月7日,二者領銜A股反彈,各自大漲10%作用,再度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百舸爭流,誰能笑到最后?

01、海光憑什么市值第一?

海光信息屬于中科系,目前為A股市值最大的芯片企業(yè)(寒武紀排名第二)。主營產品為通用處理器CPU協(xié)處理器DCU(屬于AI處理器,部署在服務器集群或數據中心,為應用程序提供高算力)。2023年三季度,海光DCU系列“深算二號”發(fā)布,相較深算一號,性能提升超100%,并實現(xiàn)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商業(yè)化應用。按照代際區(qū)分,海光CPU有7000系列、5000系列、3000系列,DCU主要為8000系列。

據2021年披露,公司7000系列收入為15億元,占比總營收的65%,8000系列收入為2.39億元,占比為10.3%。2022年改變統(tǒng)計口徑,CPU、DCU均列為高端處理器業(yè)務,未在單獨披露。2014年成立以來,海光信息業(yè)績增長很快。2021年實現(xiàn)利潤扭虧為盈,為3.27億元,到2024年前三季度,已經升至15.26億元,營收從同期的23.1億元增長至61.37億元。海光信息盈利能力也持續(xù)走升。截止2024年三季度末,毛利率為65.63%,較2019年提升28.3%。

橫向對比看,該毛利率為A股半導體板塊市值TOP50中最高,超過寒武紀的55%、北方華創(chuàng)的44%,中微公司的42%以及中芯國際的17.6%,可見該領域競爭壁壘頗高。凈利率方面,2024Q3為34.33%,保持上升勢頭,較2021年大幅提升15.39%。其中,銷售費用率極低,最新僅為1.96%(寒武紀為22%,且維持上升勢頭),可見產品競爭力強,供不應求。前三季度,研發(fā)投入為21.68億元,研發(fā)費用率為29.56%,位居行業(yè)前列。海光信息作為國產AI芯片第一梯隊,已充分受益于AI需求大爆發(fā),業(yè)績增長、盈利能力持續(xù)走好。

此外,在卡脖子、國產替代背景下,被外資巨頭拿走的AI芯片市場蛋糕,也需要由海光為首的本土企業(yè)替代,成長潛力較大,因此市場也愿意給予高估值。2024年12月25日,市場傳言海光“深算三號”已在大廠進行測試。海光DCU有類CUDA架構優(yōu)勢,一旦測試通過,可快速上量。這一消息引爆了海光股價,在當日大漲超11%,刷新歷史新高。要知道,字節(jié)在2024年采購了23萬張英偉達芯片,在全球范圍內僅次于微軟的48.5萬張(騰訊排在第三),比Meta、谷歌等科技巨頭都要多。這些國內互聯(lián)網大廠一旦將AI芯片需求轉向國內廠商,其業(yè)績景氣度會很高。

02、寒武紀值3000億?

在AI芯片領域,海光信息還有諸多國產競爭對手,包括華為海思、寒武紀等大廠。尤其是寒武紀,資本市場給予及其樂觀的預期,最新市值達到近3000億元。具體來看,寒武紀營收結構主要分為智能終端處理器IP、智能計算集群系統(tǒng)、云端產品線以及邊緣產品線。2017-2018年,寒武紀進入華為生態(tài)圈,后者智能終端芯片麒麟970采用的是前者的NPU芯片。

在此期間,寒武紀的收入基本全來自于華為,即智能終端處理器IP業(yè)務。但華為后來自研NPU,寒武紀這塊業(yè)務逐步歸零。2023年,寒武紀智能計算集群系統(tǒng)收入為6.05億元,占總收入的85%,主要為地方政府的一些算力基礎設施(基于自身云端產品、基礎系統(tǒng)軟件平臺,再集成其他終端設備而成)。但該業(yè)務在去年AI需求大爆發(fā)之下,僅增長31%,且收入絕對值偏小。

當然,市場最為期待的還是寒武紀的云端產品線——訓練芯片(思元290)、推理芯片(思元100、思元270、思元370、思元590等)。其中,思元590于2023年發(fā)布,采用ASIC架構,功耗低、效率高,幾乎支持當前所有主力大模型,綜合性能對標英偉達的核心產品A100。然而,寒武紀云端產品線在去年反而同比下滑60%,僅0.9億元。主要是因為2022年底受到美國制裁,產品相關供應鏈受到重創(chuàng)。可見,至少截至24年Q3前,寒武紀相關AI芯片,與華為系實打實產生較大規(guī)模相去甚遠。

未來,寒武紀能不能脫穎而出,存在不確定性。一方面,寒武紀在2023年以來的AI大模型、地方主導的智算中心集群等大規(guī)模需求爆發(fā)之下,并沒有撈到什么好處。另一方面,寒武紀在綁定下游服務器企業(yè)、共同開拓市場層面,尚存挑戰(zhàn),需要切實證明。

目前AI服務器生態(tài)主要分為華為系、中科系(海光信息綁定了中科曙光、浪潮信息、新華三等大批下游服務器廠商),如是,寒武紀的生態(tài)圈構建格外重要。如此基本面,資本市場極為狂熱,將寒武紀視為中國版的英偉達。截止1月2日,寒武紀市銷率PS近400倍(PS主要用于評估那些尚未盈利或盈利不穩(wěn)定的高成長性企業(yè)的價值?),毫無疑問創(chuàng)下上市以來最高水平。

橫向對比看,海光信息PS為39.4倍,英偉達PS為29倍。再看OpenAI,2024年全年營收預估為37億美元,按照2024年10月新一輪估值的1570億美元來推算,PS為24倍。這些科技公司的PS遠遠不及寒武紀,可見后者估值出現(xiàn)了較為嚴重的泡沫,需要海量業(yè)績熨平。復盤寒武紀過去股價表現(xiàn),可以較為清晰地發(fā)現(xiàn),其大漲走勢更多是由市場狂熱的資金面驅動。

在2023年1月之前,寒武紀股價因基本面惡化,股價一度大跌近80%。之后,遇到AI行情大爆發(fā),股價在短短一個季度之內飆升400%。之后,股價一路狂瀉至2024年年2月初,累計跌幅高達60%。隨后開啟反彈,直到9月24日,徹底伴隨大市爆發(fā)而爆發(fā)——最近3個月,股價大漲逾200%。當然,公司有泡沫不一定馬上就破,完全有可能繼續(xù)上漲,就如同食品飲料在2021年2月之前,長達數月之內,多家核心龍頭估值在100倍以上,而后才經過長達四年泡沫出清過程,現(xiàn)在回到20倍出頭。

03、兩大潛在風險點

其實,A股半導體板塊在短短3個月時間內一度大漲超70%,最新PE估值為84.7倍,出現(xiàn)了較為明顯估值溢價,較2022年10月本輪低點的30倍反彈180%以上。當然,半導體龍頭,諸如海光信息、寒武紀則上漲了300%、1000%。

對于半導體龍頭,有人這樣去形容——千金買馬骨,本身不值那么多,但國家要樹立典型,吸引資本、人才涌入,龍頭估值溢價就特別多。這其實也是市場主力資金容易形成共識的重要因素。等核心卡脖子技術被陸續(xù)攻破后,外部不再形成制約時,半導體溢價或許就會消失了。

當前,半導體面臨兩個較大風險點。一方面,A股市場基于預期將央行、財政部等出臺的一攬子政策對經濟基本面復蘇的重磅利好,基本都打進價格里面去了,未來將考驗業(yè)績落地成效。從11月、12月相關宏觀數據看,未來弱復蘇概率更大,疊加特朗普上任后加征關稅尚無有效定價,市場整體一旦面臨調整壓力,那么半導體板塊難以獨善其身。另一方面,A股半導體(尤其是AI龍頭),主要隱射美股。

在《英偉達的麻煩還在后頭?》一文中,我們提出英偉達業(yè)績高成長性的邏輯存在隱患——畢竟樹不能天到天上去,量維度上,在應用場景有限的局面下,GPU大規(guī)模持續(xù)高額采購可能并不現(xiàn)實;價維度上,幾乎必然會進入降價周期中去。英偉達數據中心業(yè)務面臨兩方面威脅。其一,AMD、華為等科技巨頭競爭;其二,美國頭部科技巨頭有意通過自研降低對英偉達的高度依賴。

當前,第二大威脅已經成為現(xiàn)實。谷歌找到博通開發(fā)TPU,微軟找到Marvel合作,微軟自研“CPU+GPU+DPU”,而基礎均建立在ASCI(高度定制化芯片)。在ASCI市場上,博通是全球老大,市占率為60%左右,Marvel占比15%左右。ASCI與GPU屬于不同技術路線,前者伴隨著美國科技大廠親自下場自研,ASCI在推理市場份額有望上升,而GPU有望下降。

據機構預測,英偉達當前在推理市場市占率為80%,在2028年有望下降至50%。AI芯片競爭格局生變,而資本市場當前極為亢奮,給予英偉達很高估值,對于業(yè)績增長也非常樂觀——市場主流預期英偉達2025年營收增速達到55%至1914.5億美元。這其實便是預期差。英偉達一旦業(yè)績稍低于預期,便會出現(xiàn)估值殺。倘若如是演繹,這對A股相關半導體龍頭,尤其是寒武紀,乃至海光信息——這類估值泡沫很高的公司或有較大殺傷力。因此,當前更多的應該看到股價暴漲之后的風險。

海光信息

海光信息

海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主要從事高端處理器、加速器等計算芯片產品和系統(tǒng)的研究、開發(fā),目標成為中國最重要的計算機芯片設計企業(yè),為中國信息產業(yè)的強盛提供核心計算引擎。作為國產先進微處理器產業(yè)的推動者,海光公司以務實的態(tài)度、創(chuàng)新的理念、先進的技術和可靠的產品,致力于促進我國信息產業(yè)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海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主要從事高端處理器、加速器等計算芯片產品和系統(tǒng)的研究、開發(fā),目標成為中國最重要的計算機芯片設計企業(yè),為中國信息產業(yè)的強盛提供核心計算引擎。作為國產先進微處理器產業(yè)的推動者,海光公司以務實的態(tài)度、創(chuàng)新的理念、先進的技術和可靠的產品,致力于促進我國信息產業(yè)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收起

查看更多

相關推薦